场地调查及土壤修复
关于《拾屯港利周边片区(西侧)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的公示
【更新日期】:2021-06-1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第42号令)等相关规定,现将《拾屯港利周边片区(西侧)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基本信息

拾屯港利周边片区(西侧)地块(以下简称调查地块),位于铜山区拾屯港利上城国际西侧,北侧至杨东村及杨西村;东侧至港利上城国际;南至杨西村;西侧至杨西村。调查地块占地面积为98144平方米(约147.22亩)。1997年之前:该地块均为农田,1997年该地块东侧新建九里家禽;2008年地块九里家禽南侧为道路工程公司,2004-2013年西侧、南侧新建居民用房,地块内新增林地;2013-2020年:地块内西侧新增建设居民用房。目前地块上为居民房、九里家禽、道路工程公司、农田、树林。根据《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铜)地挂呈字[2019]21号)地块拟开发用途为住宅用地,属于第一类用地。

二、调查结论

202010月,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受徐州市铜山区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对拾屯港利周边片区(西侧)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调查进行了两次采样,第一次布置地块共计布设了10个土壤检测点位,4个地下水监测点(均为水土联合检测点位);因2021312日评审会未通过,且存在以下问题:快筛时,T21.5-2.0米,4.0-5.0米,T33.0-4.0米,5.0-6.0米,T94.0-5.0米砷超标,但部分未送检,故第二次补测T2T3T9快筛及送审土样砷;地块内新增补测道路工程公司维修车间水土结合点、九里家禽孵化车间2内土点;所有点位补测土壤氨氮;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检测指标涵盖《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规定的初步调查阶段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的必测项目(表1共计45项)、pH以及地块识别的其它特征污染物(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滴滴涕(O,P'-DDTP,P'-DDT)、滴滴滴(P,P'-DDD)、滴滴伊(P,P'-DDE)苯并芘、石油烃、氨氮)。

检测结果表明,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对地块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镍、铜、汞、石油烃(C10~C40)、氨氮等有检出,但均未超过筛选值,土壤中重金属六价铬、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滴滴涕(O,P'-DDTP,P'-DDT)、滴滴滴(P,P'-DDD)、滴滴伊(P,P'-DDE)均未检出。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标准、《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号),对地块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地下水样品中重金属土壤中重金属镉、石油烃(C10~C40)、氨氮、耗氧量等有检出,但均未超过筛选值;重金属铜、镍、砷、汞、铅、六价铬、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滴滴涕(O,P'-DDTP,P'-DDT)、滴滴滴(P,P'-DDD)、滴滴伊(P,P'-DDE)均未检出。

基于现场所采集的样品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块土壤污染物含量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不属于污染地块,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可用于住宅用地开发利用。

三、调查建议

1)加强对未受污染地块的环境监管,在该地块下一步开发利用前,保护场地环境不被外界人为污染,杜绝出现废水、固废等倾倒现象,保持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处于良好状态。

  (2)后续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需制定详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版),国家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应当单独收集和存放,符合条件的应当优先用于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和绿化等。

 

 

委托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土地储备中心

编制单位: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黄工

联系电话:025-85280708